证券配资平台 1996年,军委决定给李敏副军级待遇,她却说:父母是父母,我是我
李敏是毛主席与贺子珍的唯一幸存下来的女儿,自从她母亲去世后证券配资平台,李敏便被毛主席叫回北京居住。
晚年的李敏始终恪守父亲艰苦奋斗的信条,过着清贫普通的生活,乃至1996年,当军委得知她生活的真实现状后,便决定给她享受副军级待遇。
但却遭到了李敏的断然拒绝,并说道:父母是父母,我是我。
普通的生活
三年困难时期,在毛主席的带头作用下,中央领导同志都纷纷降低了伙食标准,李敏和李讷两姊妹自然也跟着节衣缩食,而李敏的生活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继承了父亲的良好作风。
在北师大附中读书时,李敏有一个叫做王桂苡的闺蜜,正是她见证了李敏到底俭朴到何种程度。
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李敏在失去父亲与母亲后,巨大的伤痛让她长期呆坐在父母的遗像前,鲜少与外界接触,但闺蜜王桂苡仍是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李敏,始终跑到她家做客。
李敏与丈夫孔令华以及一对儿女孔继宁与女儿孔东梅住在景山附近一处极其简陋的筒子楼内,三室一厅,陈设极其陈旧与简陋,也没有昂贵的家具和电器,与普通家庭并无两样。
有一天,王桂苡到李敏家吃饭,由于白菜外面的叶子太老,难以下咽,王桂苡总是将其扔掉,可这个时候,李敏便会主动捡回来,告诉闺蜜这个还能吃,上面有菜叶,还可以食用。
毛主席离世之后,李敏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再加之身体每况愈下,组织便直接批了她的病假,那段时间李敏的状态实在没有办法安排工作,家里的日常开销全靠丈夫孔令华。
在家养病的李敏便与丈夫孔令华每日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从来未对生活产生任何抱怨,也没有向组织伸手。
尽管李敏自己的日子过得很拮据,但她依然还关怀着妹妹李讷,两姊妹从小一起长大,彼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当得知妹妹经济压力很大,经济条件本不宽裕的李敏依旧向妹妹伸出了援手。
1996年,当中央军委得知李敏的现状后,决定让她享受副军级待遇,但却遭到李敏本人的断然拒绝,她觉得父亲是父亲,她是她,不能混为一谈,其高风亮节让人肃然起敬。
李敏继承了父亲身上的优良品格,一生都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也非常低调,这也得益于毛主席对她的谆谆教导和独特的经历。
艰苦朴素
贺子珍总共为毛主席诞下六个子女,但在那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由于各种各样的遭遇,子女们纷纷夭折,李敏成为仅存下来的女儿。
后来,她妈妈贺子珍在苏联疗伤期间,毛主席顾念夫妻之情,怕贺子珍在异国他乡孤独,便将年仅四岁的李敏送往苏联,陪伴母亲。
在苏联期间,由于贺子珍的病情不稳定,还需要工作和学习,李敏则被送进了莫斯科的儿童院,在那里度过一段极其艰难的童年,好在有毛岸英,毛岸青两个哥哥陪在身边。
新中国成立前夕,王稼祥夫妇在苏联疗养期间,得知了贺子珍母女,毛岸英兄弟的艰难处境,与苏联经过多番交涉,才将她们接回国内,李敏也顺利抵达北京,与毛主席相聚。
那一天,毛主席特意安排秘书贺怡将女儿接到中南海,见面后的父女二人紧紧相拥,诉说多年未见的相思之苦。
值得一说的是,李敏在苏联生活的7年时间里,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毛主席,母亲贺子珍从未向她提及,就算哥哥毛岸青告诉她,她还是半信半疑的态度。
不过,毛主席对李敏的宠爱是显而易见的,特意给她取了乳名唤作“娇娇”,时常将她抱在膝上,玩耍嬉戏。
对于李敏的成长与学业,毛主席更是倍加关心,隔三岔五就要检查她的功课,但即便如此,毛主席依然恪守原则,始终不搞特殊化。
由于李敏长期在苏联长大,在学习中文上颇为吃力,在与毛主席用语言交流时遇到很大阻碍,一段时间内,李敏心烦意乱,甚至产生了放弃学习中文的消极情绪。
这个时候,毛主席便极为严厉地对李敏教育,劝她切不可半途而废,一定要咬牙坚持下去,在父亲的严厉督促下,李敏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到最后还会用中文给母亲贺子珍写信。
十七岁那年,李敏对身在上海的母亲颇为思念,便向毛主席提出前往探望的要求,由于人生地不熟,李敏对独自第一次出远门产生恐惧,便又向父亲提出派人将送她去上海的要求。
经过左右权衡之后,毛主席做出让卫士阎长林陪她同往的决定,但事先约法三章,只是保护李敏人身安全,绝对不涉及私人事宜。
在饮食上,毛主席也对李敏要求极为严格,由于长期在苏联生活的缘故,李敏习惯吃面包与奶油,因此有这么一回,菊香书屋的厨师在得到了一些可可、咖啡与牛奶后,便为李敏单做了一顿丰盛的西餐。
但毛主席知晓此事后,特意将厨师与李敏及李讷叫到跟前数落了一番,严厉地教育他们一番尖锐批评,众人羞愧不已,经过此番教训后,李敏从此便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习惯。
按李敏所说,父亲经常很教育她,不要鲜花,不要掌声,夹着尾巴做人。
此外,李敏的两个子女也很有出息,儿子孔继宁是堂堂的外交官,女儿孔东梅也一直保持谦逊低调的生活态度。
在2023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四十七周年之际证券配资平台,八十六岁的李敏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给深爱的父亲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