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的杠杆 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实施两周年!珠海新一批社会监督员就位
12月3日是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金融中的杠杆,也是《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实施两周年的日子。今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增强残疾人领导力,共创包容且可持续的未来”。
当天,由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南方都市报发起的“无障碍城市活动月”开展了“无障碍城市深调研”文化与政务服务场所调研行;联合珠海市检察院举行了“珠海无障碍环境建设座谈会”;聘任了新一批无障碍城市建设社会监督员。
来自社会各界的40余名代表参与了活动,了解珠海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对珠海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深调研
前往“日月贝”、市民服务中心
摸排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
当天上午的“调研行”期间,代表们对珠海“日月贝”、珠海市民服务中心、珠海市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进行了走访。在各场所建设、管养单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代表们依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等国家标准,了解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
“日月贝”是珠海的地标建筑,由珠海大剧院、海韵城等场所构成,长期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游览。调研团队了解了海韵城与周边环境的无障碍衔接情况,并体验了轮椅坡道、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厕所等设施。
珠海市民服务中心于2024年正式投入使用,供广大市民“一站式”办理户籍、人社、不动产等政务服务事项。调研团队体验了场所轮椅坡道、低位服务柜台、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厕所等设施。
珠海市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是检察机关面向群众服务的重要窗口,于近期开展了无障碍改造。调研团队对场所轮椅坡道、无障碍柜台、无障碍厕所等设施进行了体验;对于该场所将市政道路的盲道延伸至大厅入口,以便于视障人士能够更安全、更准确找到方位的举措,调研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
结合走访情况,调研团队就公共场所如何打造无障碍通行流线、做好无障碍标识与指引、实现与周边环境无障碍衔接等事项展开探讨,对各场所优化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建议。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住建局、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香洲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参与了走访。
座谈交流
网上配资炒股是一种在线服务,允许投资者从券商处借入资金进行股票交易。券商通常会提供不同倍数的杠杆,例如 1:2、1:5 或 1:10。这意味着,如果投资者拥有 10,000 元的本金,他们可以借入 20,000 元、50,000 元或 100,000 元进行交易。
珠海各方力量参与无障碍城市建设
构建“1+3+N”工作模式
当天下午,“珠海无障碍环境建设座谈会”在珠海市检察院举行。南方都市报高级记者、“深调研”课题组牵头人王靖豪向参会代表介绍了珠海“1+3+N”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模式。
据介绍,在该模式中,“1”——政府承担无障碍城市建设主体责任,开展审批、建设、执法等工作;“3”——残联、媒体、检察机关通过密切交流,实现三方在调研、监督、反馈等工作上的协同合作,落实各自法定职责;“N”——社会各界通过宣传、建议、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尽己所能参与无障碍城市建设。
珠海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廖娟娟介绍了珠海检察机关近年来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的工作情况。据悉,2021年以来,珠海检察机关共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8件,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23份,开展诉前磋商24件次,完成了全市6类公共场所898个问题的整改。
2024年,珠海检察机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监督重点从无障碍设施“有没有”向“好不好”方向转变,并加强对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配备情况的监督。
聘任仪式
扩大社会监督员队伍
为无障碍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提出,建立无障碍城市建设社会监督员制度。珠海于2022年成立了首支社会监督员队伍,该队伍负责监督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维护、管理等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已逐渐成为推进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社会监督员聘任仪式”上,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南方都市报向新一批社会监督员颁发了聘书。目前,珠海共有50余位社会监督员,涵盖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各类群团组织、职能部门、医疗机构、企业代表,还包括律师、学者、媒体界人士等等。
在自由交流环节,珠海市肢残人协会会长吕景超表示,作为新任社会监督员,接下来将发动更多残障人士参与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现在已经有很多社会力量出了很大的力,我们也要尽己所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珠海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王婕表示,城市的设计应当服务于各类群体,成为群众需求的“代言人”,通过参与本次活动,自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特殊群体的核心需求,“希望接下来能够进一步发挥自身力量,推动一些标杆性的设计落地,让这个社会更加公平、公正和包容。”
珠海传媒集团主持人、记者李臣浩以自己体验盲人出行的经历表示,目前珠海社会各界对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包容程度较高,但对于维护无障碍设施的意识,仍有提升空间,“社区活动、网络平台,包括媒体自身都要提高对无障碍的关注程度,无障碍设施的施工、管养也应当同步加强。”
北师港浸大社会工作硕士课程主任、应用心理学教授黄匡忠对珠海“1+3+N”模式给予了积极评价,他建议珠海在落实该模式过程中,通过凸显法规主导地位、进一步发动社会参与、强化专业力量支持,提升无障碍城市建设水平,“例如,我们可以对社会监督员、志愿者开展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从而使社会监督的力量更加专业。”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康复师、珠海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秘书长陈祥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除了通行设施、辅具的配备,还应当重视对特殊群体在心理、精神上的支持。
陈祥表示:“比如家长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办事,孩子没有耐心,就可能产生情绪、开始打闹,如果这个场所能提供相应的设施、服务,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不打闹了,也等于为家长提供了方便。只要多考虑特殊群体的需求,设施、服务的实用性会更强。”
香洲区人大代表、珠海康大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玲在物业、养老服务领域工作多年,她建议珠海在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对老旧小区的无障碍改造力度,解决残障人士、老年人“下楼难”问题。
刘晓玲表示:“我之前了解到,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后,一位老人感叹:‘十几年了,我终于能下楼晒太阳了’,这让我感触很深。我觉得相关工作一定要再走心、走实一些,让无障碍走进老旧小区、走进我们人口老龄化的社会。”
广东狮子会九洲服务队前队长、珠海代表处组建专员崔裕英表示,通过参与本次活动,自己进一步感受到无障碍环境建设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重要意义。“有一些点位可能不看不知道,看了之后才发现,它可能对一般人也有风险,我觉得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一定能够提高残障人士的幸福指数,并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四级调研员成文锋表示,市残联接下来将会同相关单位加强对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的监督、宣传力度,通过探索加强督导力量、推动相关单位开展《条例》执法检查、启动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等措施,进一步发挥“1+3+N”模式作用,推动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水平提升。
南方都市报珠海新闻部副主任胡怀军表示,“深调研”展现了媒体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要责任,南都接下来将进一步深入基层,充分了解广大市民需求,以更为精准、有效的举措,参与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进程。
珠海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罗成表示,市检察院接下来将加强与媒体、残联、社会监督员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推动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落实到位,让特殊群体得到更多尊重与关爱。
据悉,“无障碍城市活动月”于12月2日启动,当日在“日月贝”举行了亮灯活动。接下来,“无障碍城市活动月”还将开展走访、交流等各种活动,提升社会各界无障碍意识,助力珠海加快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进程。
“无障碍城市深调研”课题组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调研组成员:张景淞 曾奎达 韦锐佳金融中的杠杆